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參加率性進修班心得分享

    8/13-8/14是中南部學界法會,地點:天元佛院
 
         8/13(六)早上要出門時,心中就跟老師求、希望可以順利的開車到天元佛院,這是我自己第一次開車去,而且身旁是我的同事淑芳,要去開法會,好棒哦!
 
到了天元,宇聖下來接我們、看到淑芳,就很有禮貌的叫了一聲阿姨。淑芳氣死了、看著宇聖說:你叫我阿姨,我比她小、人家都說我看起來不到25歲。我說你叫我學姐、叫他一樣是叫學姐,然後淑芳就從停車場一路唸、唸到報到處。哈哈(這是中間的小叉曲)
 
        淑芳報到完,宇聖帶他去三樓上課。我就跑到服務員處、去問我可以當服務員嗎?前賢們說:可以先留資料、我請前賢們把我安排到淑芳那一組。9:40再去報到。沒想到我才剛去報到沒多久、老師就來了,可惜哦!老師來時我在服務處上課。我跟另一位台南的前賢、淑芬分配在同一組,講師先介紹一些注意事項之後,馬上要我們背班員名字,是那個佛堂的。還要跟另一位討論用餐時為什麼要舉眉期、還要講一個故事,為什麼這二天要吃素,而且還要努力的跟班員熟。(這些是我從來都沒想過的問題,而且的我記性很差,只能努力的背了)講師給我們幾10分鐘的時間,之後就抽組上去背。我真的怕死了,還好到最後我們沒被抽到1/4的機會,真感謝。
 
         突然有一位講師來跟我們說:剛剛老師來開砂我們有一位組員昏倒了,被送到點傳師休息室,
我們多關心他一下。
 
        中午用餐時,我問了一下昏倒的組員,他為什麼昏到了Y。她說:她也不知道,她也是第一次這樣,她被她自己嚇一跳了。我心想這應該是……吧!然後我們就很努力的說,淑芬說、我就趕快吃飯,我說淑芬就趕快吃飯。自己深怕沒有解釋好、沒有說好,還好有淑芬這位台南的前賢。
 
        每節上課,我們就要趕快找班員,開始打電話、一直到班員坐好,我們才能安心的跟著坐著上課。有一節是分站教育,這對我好新鮮哦!法會不是都一直在同一個地方上課嗎?還有分站教育,而且是一組一至二位講師陪同,我們第一站到感恩樓,老前人每次到天元佛院住的地方,可以進去參觀,還有講師介紹。這是我第一次進去呢?好高興哦!我看我比班員都還要高興哦!參觀完還要回答問題,才可到下一關,也可領到一張小卡。關主問了一個問題、題目是樓上有一對對聯是什麼?慘了沒有人知道,關主放水說:但須…,何須…。我突然想到:但須繼我志,何須求我身。關主說對,不過是要班員回答、我就跟班員說,最後我們一同回答。關主真好,算我們過關了。下一關是到道義之門、有一位講師介紹天元佛院的地裡環境,那一個地方是什麼穴位,介紹的好清楚哦!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那個地方是那個穴位,以前只知道龍穴及蝦穴而己。還有24孝哦,雖然時間不夠,但講師還是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
 
       晚上我們是吃便當,而且還有表演。活動組下午開始練習、還請有空的辨事人員一同參與。我看宇聖練習的好認真,就為了程現最好的結果、他們就重複的一直練習。最後我們就邊吃飯、邊看他們跳,講師說:請吃完飯的班員一起下來跳、服務員要以身作則。聽到這句話,好像沒下去不行,就邀請我們的組員一同下去了。
 
        晚上最後一堂課是孝道,我的班員少了二個、我就跑去找、最後在寢室找到了,請他們去上課。我就去拿行李、不知要放那,我就拿去剛剛那二位班員的寢室好了。沒想到那二位班員好像是某位點傳師的小孩,講師問我認識某某點傳師嗎?我很尷尬的說:我不認識,不好意思。講師又問:你是那個道場的?我回答:台中大屯區正和佛堂。好想快溜哦!就趕快跟講師說:我回去上課了。
 
       進到佛堂沒多久,就看到剛剛問我話的講師站在台上上課,心想這位一定是資深講師。孝道上完,好多人在流淚、我們就趕快發明信片,講師要班員把想對父母說的話寫在明信片上然後交出來,之後在寄出去。哈哈我們這組最多人寫,相信父母看到了一定很感動。晚上我們睡3樓大殿,我請我們的班員把想對老師說的話,在心中跟老師說。相信老師會聽到的啦。
 
       8/14(日)早上6點起床,6:30集合早操八段錦,到了第一堂上課是十條大愿,也是分組。有一位講師來我這組講十條大愿,這也是很新鮮。第二堂上課了、輪到我到服務組報到、然後講師要每一組站起來報告情況。每個人都好認真,而且講的很好,還沒輪到我我就開始抖了、等輪到我我抖的更厲害,報告完才鬆了一口氣。接下來講師要我 們背班員的電話、佛堂。我的天Y。到最後還好馬點傳師救了我們,講師要我們趕快去聽馬點傳師的課。 10:40又要回報可以立愿的名單,而且講師說:要我們把班員的代班人員找來、要演練畢班的隊伍。讓班員有更深刻的回憶及感動。我又開始一一的打電話了,早上先模霓下午進場的順序,要記得這麼進去、怎麼出來,不能亂。
 
        中午吃飯要跟班員介紹研究班及伙食團……,結果我們在介紹時,是班員再幫我們夾菜哦!就感心ㄟ。請每個人把這二天的心得說出來,發現每個人都有收穫,真棒。下午2:40分就要畢班了,這也是我第一次參與法會這麼快畢班的。2點要再集合準備練習,而且要讓每個班員前面都有一個人祝福他擁抱她。所以我們有八個班員,八個都要有人抱。
 
       畢班時間到了,我們排好隊、站在外面等著台上的講師要我們進去。進去對他說祝福的話,擁抱他,最後帶著他到佛堂立愿。這種感覺好溫馨哦。我喜歡。更感動的是淑芬對每個班員都寫上小卡片、而且上面是他和我對班員的祝福,淑芬好体貼、這點我要學起來。淑芬也寫了一張小卡給我,我很感動哦。最後每個班員帶著我們滿滿的祝福回家了。輪到我們謝恩了,叩頭完,馬點傳師說:一個班要順利開完法會是多麼不容易,唸著老師寫的祝禱文,心裏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後序星期一上班時,黃姐跟我說:那天有突發狀況,要趕快急救。太慢就來不急了,是…來討了。有班員不舒服,最後臉色蒼白,她看到趕快壓人中、壓合谷……等處理快好了!又有一位辨事人員突然倒下去,她請另一位學妹接下去、她換處理這位辨(代)班人員。突然他醒過來,眼睛瞪著黃姐、她知道是……,繼續處理一直到點傳師來。黃姐要我記得要如到處理,要我一定要記得才行。我跟黃姐說:你這樣跟我說:代表要我會遇到啦!會怕啦!
 
        真的要順利開完法會真的不容易,真的感謝天恩師德。 (後學整整一個月的六、日都到天元佛院報到,只要有不舒服,進佛堂就好了。晚睡也不會心悸--最晚到1點多、也不會不舒服。星期二晚上我們開會到11點多,我12點才睡、隔天超不舒服的。)現在我的心裏除了感恩、還是感恩。謝謝大家對後學的成全、我會繼續加油的。謝謝各位前賢。
梨君8/18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端午佳節粽葉飄香

陳寶猜 

 今年粽子的製作,在幾位前賢似菩薩般無為付出、與各位前賢的護持下圓滿落幕….感謝各位前賢的付出與護持….為書院的重建再盡一份心力。謝謝!感恩!
  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感謝廖媽媽(廖經理)、黃講師秀錦、陳蝦阿姨、李講師素端、陳講師素美、謝講師金山、蔡講師明昌、楊兄火生、廖講師勝淼、蔡講師宗杰、饒講師美珠、吳講師瑞菱、林講師玉、廖講師晨童、李講師淑英、林姊桂美、林姊貴英、施姊金珠(白媽媽)…陳媽媽(孟堯兄)還有好幾位的前賢(很抱歉!後學不知道名字)….等等!
    
   其中,廖媽媽80幾歲的高齡,天天回來幫忙包粽子,手都起水泡有點潰爛,李講師素端回來負責炒料、炒米,每天已經很疲憊了,但回到家又必須將代工的衣服完成,(這幾天因白天包粽子,所以,都利用晚上趕著做衣服到很晚),看到黃講師秀錦累到連聲音都有點沙啞了,每天還是堅持全部收拾好才肯離開,謝講師金山也是從早忙到晚,除了負責蒸煮粽子、負責粽子行銷,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採購包粽子原料(人家是貨比三家,他是比了好幾家,才能以最高的品質,最低的價格購買到喔),蔡講師明昌、李講師淑英兩位賢伉儷,每天一大早(6:00以前)就早起幫忙洗米、浸米,陳講師素美原本在新竹含飴弄孫,也特地趕回來幫忙,有天,饒講師美珠的機車故障,還特地請前賢幫忙載她回書院幫忙等等...還有更多若有遺落的地方請包容(因後學無法每天到場)
   這次包粽子,雖然,有的手因包粽子而被繩子割傷,有的累到晚上睡覺時,因手麻、肩膀酸痛而醒過來,但是,她們還是天天回來幫忙,各位前賢們無為付出、先公後私(因公忘私)、堅持到底、樂在其中,他們有如菩薩般的精神,示現在我們的眼前,是我們效法與學習的榜樣。

  因後學才疏學淺,無法詳細描述整個包粽子的過程,期待有前賢能再加以闡述,讓更多的前賢,因感動而來幫忙護持書院的活動
例如:端午節(粽子)、中元節(竽粿、粽子)、中秋節(月餅)、彌勒日(饅頭、素魚、素鰻)....等等,自製品。

  最後,懇請各位前賢對書院自製的產品,有任何寶貴的意見,請不吝於指正,相信有各位前賢的指導,我們一定會更進步、更專業。
有任何意見,可e信或打電話:

謝講師金山69243131(243131@cd.org.tw)
                         
後學陳寶猜69243231(243231@cd.org.tw)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給媽媽的一封信

         陳寶猜
         媽媽,今天是母親節,跟往年一樣的回到娘家,走進您的房間,看著房內的擺設,並無多大的改變,卻不見您的身影,坐在床邊回憶著往年的母親節,家裡熱鬧慶祝母親節喧嘩、吵雜的聲音,今年卻不一樣…….
   
    看到放在我的包包裡的指甲剪,回想起幫您修剪手、腳的指甲時,您臉上滿足的表情,我就覺得好幸福、好快樂,如今,我再也無法享受那份的天倫之樂了。

    三、四年前,因您在三樓摔倒,頭上的撕裂傷縫了十幾針後,我們再也不敢讓您自己上三樓,我知道,您心裡一直想上去燒香拜拜,所以,我倆有約定,每次回家我會陪您上去拜拜,還記得第一次揹您上去,您還擔心我背不動您呢?今天,我卻無法背著您一起上三樓

    今天我獨自一人走上三樓,看著空蕩蕩的神明廳邊,站在擺放著您的遺照與牌位的小桌子前,心中聲聲的呼喚,淚水再也按耐不住了,點上一炷香,告訴您!我回來陪您過母親節,祝您在天上【母親節快樂】,這是第一次無法當面跟您說『媽媽,母親節快樂』。

    媽媽,每次都告訴自己要放下,您才能無牽掛、能放下。但請您原諒我的自私,我真的做不到!雖然您離開我們已有五個月了,我還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每每回想起以前的種種,更增添對您的思念,『每逢佳節倍思親』『媽媽,我好想您』!請您入夢來!



附註:陳姊是炊事組和誦經組的志工,陳姊將對母親的愛昇華為大愛,看到陳姊勤快無條件的奉獻─把愛傳出去,媽媽在天之靈是欣慰的。



誦經班志工心得

曾卿珠
後學在還沒有進入正和書院前,「死亡」這種事情是令人感到害怕的事,而「殯葬」則是令人感到煩憂的事。後學夫家的爺爺往生時,剛開始面相並不好看、嘴巴也開開的。但是經由很多誦經團體前來幫他誦經後,後學看到爺爺面相變得很紅潤,嘴巴也整個閉上了。對殯葬儀式懵懵懂懂的後學來說,誦經班那種「雪中送炭」的行為,讓後學內心無比的感動。當時,心裡暗自下了決定,以後我也要像誦經班的志工一樣,到處做「雪中送炭」、「跟往生者結善緣」的事情。
      
加入誦經班之後,後學慢慢體悟到人生的無常,學會了要「把握當下」,也學會了要「凡事轉念」。現在,我面對往生者,不但不會感到害怕,反而覺得自己能幫助往生者誦經,讓往生的儀式更加莊嚴肅穆,內心不但感到法喜充滿,而且更是滿懷感恩。
      
青年十二守則說:「助人為快樂之本。」俗話也說:「為善最樂!」這些話果真不假!因為加入了誦經班,後學的人生觀變得充滿感恩,生活也變得充滿喜悅。所以,對於誦經班的使命,我感到無比的光榮,也滿懷法喜與感恩!
     
當家屬有人往生的時候,是一個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由於後學親身的經歷,內心深深領悟到「雪中送炭」是多麼地感動人心!所以,如果能藉由誦經服務,好好的來成全喪家,不但能幫助別人,也有可能感動更多的人,發心一起來誦經班為眾生服務。
     
我感恩!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有誦經班的前賢前來相助;也感恩!有機會加入誦經班,盡力來為有需要的人服務。感恩的心!「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臺中道場高中部率性進修班心得

             明道大學大一   劉欣怡 (原台中高農志工)
 
        在雲霧瀰漫的早晨開啟了兩天高中部率性進修班,今日身為率性進修班服務員的我,此次心情不像以往參加率性進修班學員那樣輕鬆,戴上了服務員臂章多了一份責任,不容犯錯的心情隨之而上,我這組學員大都是國中生,剛開始還蠻擔心他們會坐不住而臨陣脫逃,還好學員們很團結,總算全員畢班。

       率性進修班第一天蒙受天恩師德,三天主考與活佛老師的慈悲臨壇,勉勵學員們「修道要即時,明理修真速奔前」,明白道之尊貴放下我執才能回本故鄉,而活佛老師慈悲訓囑我們「渡人存三多;成全人持四好」與「修道四門功課」慈、悲、喜、捨,這些道理不外乎要我們把「道」,運用於日常身活中並時時不離「道」,從生活中正己身,當下保有一顆不被外界誘惑的清靜心,立即斬除惡緣積極種善因、培善緣,才能越修越歡喜,我們沒資格去主導別人的人生,但我們可以先學「正己」然後「正人」,只有反省自己所作所為,把自己先端正起來才能去影響別人。
                   
    所謂「孝順」;有孝才會順,當看到不休息菩薩所慈悲孝道這門課時,學員們有所感觸紛紛落下淚水,讓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由於外宿無法常伴父母身旁,又讓父母為我擔心受怕深感愧疚,前人說:「孝道是一切德行的開始,也是一切德的基礎,綱常倫理不可不遵」,這個時代道德倫理全變樣,媳婦比婆婆還兇,媽媽還要聽小孩的話,雖然要做到和顏悅色不容易,但身為子女的我們更應該要改毛病、去脾氣徹底孝順父母。

       修道不只是靠感覺,而是自己要去印證,不能盲修瞎練要有所體悟,在現今社會中,應要有所省思,拿出修道人的氣節,不做昧心之工作,建立一個道化的家庭,不管是在家或者是外面都應該要謙恭有禮,改變自己的心性,時時反觀自己、改變自己,才能「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兩天率性進修班下來也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慈、悲、喜、捨」,之所以稱為四無量心,都是由眾生而來,因心中生「無量」所以福德也「無量」,人們很少做到主動去慈愛或憐憫別人,更不會不斷付出不求回報,人都因緣生而聚合;也因緣滅而分離,一切事物都有「生」必有「滅」,生滅本是一體,不用擔心天災地變,這些都是天公伯的事,我們無法掌握與改變的,倒不如好好改變自己,做好該做的事,只要我們盡心盡力,相信任何事都會有最好的安排。俗話說:「燈不點不亮」,沒有實踐慈悲喜捨永遠只是口號,不過是四種無「亮」的心罷了!


菩薩心,志工行

                                                                                                                           醉雲  100.4.20
        九十七年夏天參加完天元佛院的夏令營志工服務,後學有幸得與一位「人間菩薩」同車,開車者就是那位「人間菩薩」,而後學正好就坐在她旁邊。早先,後學便曾聽說過有關她的感人故事,如今有緣相會,當然要聆聽一下她本人傳神的敘述。而這位「人間菩薩」,就是人稱「愛姊」的黃姊金葉。
事故當時,愛姊在馬來西亞發生車禍,遭人撞傷,同行的馬來西亞志工當場死亡,而愛姊一息尚存,被送往醫院急救,但因傷勢過重,群醫束手無策。同時,愛姊的靈魂也早已脫離軀殼,並飛回台灣,附在孝姊身上講話,且一直嚷著「我還不能走,我還有很多事要做。」經旁人問明原由,原來是愛姊的靈魂來附身,於是眾人馬上叩求仙佛慈悲救救愛姊。由於愛姊一生從事志工事業,累積了無數功德,並且心心念念未完成的志工理想,仙佛乃慈悲答應助其還陽。
其實早先仙佛曾問過愛姊:「你怕死嗎?」當時愛姊毫不考慮地回答:「不怕。」可是沒人知道,原來仙佛是在暗示這個車禍死劫。愛姊告訴我,她現在身上的鋼釘都還尚未拆除,而當初在醫院時,她的頭因為頸椎受傷而歪一邊、腿是斷的,身體差不多像是快散了。如此嚴重的傷勢,卻能在聖誕節時刻,獲得唯一的機位而後送台灣醫治,並且復原得無法從外表看出來,真可謂一大奇蹟。愛姊也告訴我,在醫院時她疼痛難耐,但是她堅持不吃止痛藥,而把藥品偷藏在枕頭下。因為她認為這是她的因果,她想以身受苦痛煎熬,來早日償還業障。
我想一般人遇到如此事故,難免心有怨懟,然而菩薩之心,畢竟不同凡人。在一次義診當中,撞傷愛姊的肇事者也前來接受義診。當場雙方都彼此認了出來,而那時愛姊對那位肇事者說:「您不要害怕,我不會告您,也不會向您要求賠償。」那位肇事者方才安了心,並且深受感動,從此虔心地加入志工的行列。另外,愛姊因為車禍而獲得保險理賠五百多萬元,她也半數捐給了正和書院。
愛姊如此菩薩心腸、大仁大義,聽得我感動萬分,熱淚盈眶。她肩挑海外志工重責,蓽路藍縷、劈荊斬棘,從不覺苦;跋山涉水、深入窮鄉僻壤,從不喊累!她「發心做,歡喜受」,即使汗流夾背、胼手胝足,仍笑顏以對!就算遭逢生死大劫,也不曾撼動其志工理想!她不畏生死榮辱,為志工理想而忘軀的精神,試問幾人能及?對於幾乎撞死她的人,毫不記恨,又還為其著想,並捐出半數的保險理賠金,如此大肚能容、仁風義行,試問幾人能夠?她發心一生奉獻,放不下的不是自己,而是芸芸眾生;放不下的不是個人死生,而是未竟之志工理想!愛姊如此菩提悲願,真是令人動容!
感動之心實非筆墨可以形容,恐難述及愛姊高風亮節之萬一。後學亦深知愛姊為善不欲人知之謙遜個性,但又不忍吾等後輩痛失此一精神食糧,故仍為文以彰愛姊之如山厚德。並謹以一詩相贈,聊表對愛姊的敬意:「紅塵悲願一肩挑,生死何須正眼瞧;待至理彰道顯日,再將扁擔向天拋。」






泰國國際志工經驗分享

劉育隆
上天做了最好的安排
承蒙天恩師德,後學於精彩100522-27日,奉院長之命協同張講師湋金至泰國學習分享志工運作模式與台灣經驗分享,這是第一次與張講師一起出國,也是擔任國際志工第一次安排的都是講課行程,也是第一次講課需要透過翻譯,這讓後學誠惶誠恐,心中也有許多的不安,會擔心一次準備那麼多堂課,是否會影響到備課的品質,也擔心透過翻譯傳題的效果會不會打折,也擔心繁忙的研究、課業、工作之於是否還有心力完成院長所交辦的任務,這與先前幾年到東馬擔任國際志工都是舉辦孝道成長營的經驗有許多的不同,後來證明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為上天都做了最好的安排!

泰國初體驗
22日晚上到曼谷的機場已經10點多了,一下飛機就感覺氣候的變化,有突然變熱的感覺,在機場覺得機場很大,出了機場發現停車場更大,好幾層樓高,在這語言不通的國度,最開心的事看到書院常駐泰國的莊執行長與一位曾講師來接機,接我們到泰化講堂過夜,這一夜也是在泰國最熱的一夜,因為泰化講堂沒有冷氣,只能把電風扇開到最大,但感覺還是熱浪迎來,睡覺時都不能側睡,因為當兩隻手疊在一起時,汗水就不聽使喚的流出來,或許是因為時差的關係,台灣時間6點多,也是就泰國時間5點多自然就醒來了,雖然沒睡幾個小時,但感覺精神奕奕,在廣場跟張講師一起做完八段錦,呼吸著都市沒有的新鮮空氣,通體舒暢,不過在講課前還是忍不住去沖個涼,因為全身黏黏的有點不舒服。也很佩服廖執行長、莊執行長在泰國一待就是二十幾年,要忍受這樣的天氣,一地到一地的長途跋涉,他們是心中懷抱理想,為了泰國的志工志業,心中只有別人,沒有自己,這種大愛真的讓後學非常感動。
         
熱情難耐的國度
此次泰國志工老師培訓課初步規畫為:志願服務的趨勢與展望、正和志工成全模式分享、如何招募志工及出隊、出隊內容分享、營隊內容及志工帶領分享、分組討論、雙向交流,分別在泰化講堂與泰進講堂進行各一個梯次的培訓,培訓皆為一整天,在泰化講堂中午用完餐,因天氣炎熱又悶悶的,想到室外陰涼處看會不會好一點,結果一出室外更是熱浪迎來,又迅速躲回室內,下午第一堂課是出隊內容分享,是由後學來學習分享,但由於天氣太熱,頭暈暈的,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傳述什麼內容了,在一旁的張講師也熱到快昏睡過去了,還好當天下午四點多下了一場及時雨,原來這是下雨前的悶熱,難怪那麼恐怖,聽執行長說當天的天氣還不是最熱的,有時候熱起來會到四十幾度,這真是一個讓人感覺到熱情難耐的國度。
                                                        
                                                            不一樣的牛
在泰進講堂分享最後一堂課營隊內容及志工帶領分享時,也鬧出了一個大笑話,因為是最後一堂課了,所以後學一上台也禮貌性的問大家坐了一整天會不會累,大家當然說不會,這時後學就誇獎在座的所有人說:「大家體力真好!壯得跟牛一樣。」這時透過翻譯全場都笑了,只有後學很納悶形容大家體力好跟牛一樣有什麼好笑的?所以就問了一下翻譯是怎麼回事?他就告訴後學說:「在泰國牛是很笨的意思!所以剛剛大家聽到的是劉講師說大家很笨。」哇!這真是天大的誤會,趕緊跟大家澄清:「後學是在形容大家很勤奮體力很好,在台灣,牛是很勤勞很認真的,在台灣豬才是很笨的。絕對沒有說大家笨的意思!」這也讓後學學習到出國講課要先了解國情的差異,不要隨便拿動物來比喻,不然真的會鬧出大笑話。
                                                      
                                                    人生許多的第一次
此趟泰國行最遠的車程是到泰國南邦,在泰國的東北部,因為南邦有安排一整天新民班的課程,所以泰進講堂分享完之後就開始趕路了,大約是十個小時的車程,所以也只能在車上睡,不過車上真的不怎麼好睡,還會腰痠背痛的,印象最深的除了來回這長途的車程,還有我們休息的房子也很特別,它是一間木屋,不過是比較原始用木頭搭建起來的木屋,二樓在走路,一樓就會掉灰塵,如果在一樓吃飯肯定會加料的,雖然看似簡陋,不過窗戶一打開就看到田野,有讓人心情舒暢的感覺,也看到台灣早期牛耕田會用的的木頭器具,很特別的木刻地址與門牌,當然在這泰國的鄉下,還是燒材煮飯的,也讓我對南邦的純樸與原始念念不忘,在南邦的早餐吃的是蒸糯米,還有一些菜,吃糯米要用手抓,然後一直搓一直揉,這樣才會Q才會好吃,生平第一次用手吃飯,感覺真的很棒!後學一直很喜歡自然的感覺,所有的菜也都只有川燙或生食,沒有加油,這樣吃起來很健康,泰國也愛吃醬料,所有食物都是沾醬吃,酸辣口味真的讓人回味無窮,第一次用手吃飯、第一次吃生茄子、第一次吃泰國當地好多不知名的野菜、第一次喝泰式奶茶、第一次吃泰國的糕點、第一次連續好幾天都吃榴槤、第一次吃泰國的野花、第一次喝泰國花茶,第一次吃芒果椰漿飯,第一次每天都吃酸喝辣的,這次泰國行讓後學經歷的許多人生吃的第一次,讓後學有機會還想回到這個國度,跟這邊的志工一起成長一起努力。


                                                             有口難言
我們從南邦回到曼谷已經是凌晨2點了!莊執行長睡前有告知後學跟張講師說希望隔天早餐要我們兩個學習負責準備,接到這個任務覺得應該很輕鬆很容易,後學去過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等地,沒有早餐是餓到的,而且附近就有早市,應該很容易完成任務才對,沒想到七點就出門的我們,走一個多小時差一點空手而回,在泰國華語不通還可以理解,但是連英文都阻礙重重,只能用比手畫腳的,有些東西看起來也不大敢吃,後來買了烤吐司、剝好的白柚與前一天聽莊執行長提過的芒果椰漿飯,早餐都是甜的吃起來有點不習慣,不過這可是千辛萬苦好不容易買到的東西,一個連HOW MUCH都無法使用的地方,生活起來真的很辛苦,執行長們二十幾年前來到泰國語言不通、天氣酷熱、人生地不熟的那種艱辛,願意常駐泰國任勞任怨,真的是我們學習與效法的對象。
                                               
                                                 麥當勞叔叔─撒挖低咖 
最後一天除了安排未來幾個月的新民班課程,當然莊執行長也安排我們坐船到市中心去購物,我們的行李有一萬多塊是購物來的,有近萬塊的曼谷包、小老闆海苔、大哥豆、泰國泡麵等等特產與紀念品要帶回與台灣的志工分享,也喝了期待已久的泰式奶茶,真得太好喝了!所以回國當天還特地喝了兩杯才回來。在泰國還特地去麥當勞吃冰淇淋,因為全世界只有泰國的麥當勞叔叔的姿勢是撒挖低咖,也有去購買泰皇為了輔導畜牧業所開發的牛乳片,香濃可口!這次本來想大喝椰汁的我們,沒有喝到新鮮椰汁,因為泰國南部淹大水,椰子的產地交通受阻,所以也導致椰漿大漲,中農、嶺東志工出隊出隊後也都有為泰國南部水災的災民們迴向,期望他們都能平安順心!要回台灣的當天,也聽說有志工聽完我們的課,當天晚上就做的志工招募的DM,要開始去招募志工作社會服務的工作,聽到真得很開心,希望泰國的志工志業能漸漸成熟,更多人投入志工的行列。

        
感恩的心
這一趟的泰國國際志工行,原本以為只是去傳題分享台灣的志工經驗而已,沒想到自己收穫得更多,吃到泰國道地的美食,也深入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學習到泰國人對天對人的恭敬態度,對大自然的珍惜,對萬物的充分利用,也學習他們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這將是我一生中難忘的回憶!當然最後要感謝正和書院、感謝院長與常駐泰國的廖行長莊執行長給後學這個機會到泰國去學習成長,也感謝書院所有志工對後學的提攜愛護與成全,更感謝這趟泰國行與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金哥,感謝這一切上天美好的安排!感謝這一切讓事情圓滿的所有伙伴!未來若有出國學習成長了愿的機會,後學必定聽師調遣、當下承擔!聽說暑假還有到尼泊爾、東馬、印尼教華文、辦孝道成長營與分享台灣志工經驗的機會,也歡迎大家一起出國學習了愿,加入國際志工的行列,您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唷!